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遇情緒問題該找心理醫生幫忙?心理輔導師、精神科醫生各有不同

心理輔導師與精神科醫生各有不同,尋找適合專業才能根治問題

當發現自己或親友陷入情緒或精神困擾,首先應先看普通科醫生,撇除生理病因,例如甲狀腺病患者或會出現類似焦慮徵狀、荷爾蒙失調患者或會產生抑鬱徵狀等,有需要時該醫生或會再轉介精神科醫生作深入跟進,但若問題出於心理,很多人便想找「心理醫生」。其實所謂「心理醫生」只是一個俗稱,可能是心理輔導師丶臨牀心理學家和生涯規劃教練,到底他們有甚麼分別?哪一種專業更能有效幫忙?

臨牀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會先由病理角度檢視病人,例如思覺失調或躁鬱症,都應由精神科醫生處方藥物。但若知道問題出於情緒持續困擾,導致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徵狀; 可能是近期遇到困境、變化和壓力,又或是從前累積的情緒困擾未有適當梳理,對生活造成影響,則心理輔導師可能非常適合協助求助者。

其實,只有醫生才可以處方精神科藥物,臨牀心理學家則非常熟悉病狀的檢視及歸類,協助醫護與病人對病況的了解及處理。而心理輔導師則能處理非疾病性的問題,例如因為成長,生活轉變或人生各種挑戰所導致的不適,運用數種不同的方法,紓緩及處理情緒困擾。

心理輔導師找出情緒困擾根源

心理輔導師並非「心理醫生」,不會標籤求助者是否生病,但會將他們的思想、行為、家族歷史、成長背景以及近期的壓力等個人經歷抽絲剝繭,甚或針對潛藏久遠,未被處理的兒時問題作出疏導,與現時情緒整合,找出困擾的根源,從而再調整求助者的思考、行為和心理狀態,使其回復輕鬆自在,樂活人生。

此外,心理輔導師也會和精神科醫生合作,例如躁鬱症病人,必須由精神科醫生處方服藥控制病情,不過若患者抑鬱期較狂躁期時間長,抑鬱方面則可由心理輔導師跟進;心理輔導師亦會跟進拒服藥的思覺失調患者,教他們處理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以及增加他們的病識感等,讓患者在藥物、心理輔導雙管齊下,達致理想的復元效果

教練協助達至人生目標

匡仁心理輔導轄下的教練,均持有心理輔導師資格,只是他們服務範疇主力在協助他人成長、突破、釋放潛能和促進人際關係方面,關注客人渴望達成的目標與期望,例如教人提升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剛踏入社會工作的年輕人如何做好一份工、婚前婚後輔導、子女教養問題、退休生活適應等,甚至作為企業教練,從心理學角度提升管理、激發團隊力量,而當此類客人遇到情緒困擾,則教練亦可同時做上輔導師的角色 ; 例如一位要於特定時間突破營業額的經理,同時遇到失戀及至親離世雙重打擊,則可由我們幫助引導,逐一處理。

若受情緒困擾,卻完全不知如何入手,建議初步可考慮先尋求心理輔導師協助,他們會透過對話了解情況,給予專業分析和建議。

輔導師擔當求助者的四大角色:
1. 一面鏡子: 真實反映求助者的狀態,一同釐清更清晰的目標
2. 一盞路燈:客觀而不帶批判地伴隨求助者探索
3. 一台望遠鏡:容讓並鼓勵求助者以更廣更濶角度看事情
4. 一把梳子:協助處理過去未能疏理的事情及情緒

匡仁心理輔導
張敏慧
心理輔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