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被情緒消極思想或突如其來的狀況所淹沒時,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由情緒困擾所導致的問題,除心情極差外,身體也會作出不適的反應,與其他人相處時亦可能會一反常態,平時日常處理的大小事務,都好像完全不能有效的處理好。
超過一半抑鬱症患者沒有尋求任何精神健康服務如家庭輔導師的協助。當你身邊的人受到情緒困擾,作為照顧者,是需要建立方法和渠道,協助他們康復。
兒童不善於用言語表達他們的情緒問題,當遇到情緒困擾時家長都不明白及難於理解,在詢問的時候小朋友可能只會哭,令家長們手足無措,更令親子關係惡化。
當壓力造成身體負面的影響時,可以尋求專業人士協助,藉此緩解壓力造成的身心不適,幫助穩定情緒、改善睡眠品質,透過心理輔導也能學習更多調適壓力的方法。
輔導是幫我們清理情緒堵塞的一個渠道。其實當下無論有無情緒困擾,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不時找心理輔導師替情緒 「把平安脈」,處理自己與家人的情緒問題,改善心理健康。
心理輔導師表示部分畏縮型人格的人,只要被人望了一下,就會認為人家在否定他。有個案是求助者因上司而受情緒困擾,上司在責難自己、否定所有工作成績、並常常打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