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兒童創傷後遺症會或引致逃避、發噩夢、記憶回閃、咬手指、尿牀

不同程度的創傷後遺症

創傷後遺症(Post Trauma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可分為短、中、長期三種情況。有時需要緊急或一次性處理,有些是在一段期間不斷重複地受到創傷,亦有些在短期內發生的創傷很快便呈現後遺症的影響,相對較容易治理,但有些事情相隔久遠,在平白無故的情況下勾起,出現創傷後遺症,心理輔導師在協助個案處理看似無關痛癢的事件上,要抽絲剝繭,找出了源頭。大小朋友無倖免亦會有創傷後遺症,創傷源頭很多是在兒時造成。

兒童不擅長以言語表達內心所想,心理輔導師多會透過遊戲治療、沙畫或解夢方式,細心分析,以了解小朋友潛藏心底的傷痛。

重建情境 減輕無助感

一位5、6歲的小女孩,在年多前,因身體出現狀況曾住院數天接受治療。出院回家幾個月後,小女孩經常發噩夢,表現驚慌,匡仁心理輔導張穎思博士跟她進行遊戲治療。遊戲中為公仔治病,例如替他打針、食藥、又要綁着公仔進行手術,最後,公仔得以康復痊癒。遊戲期間公仔曾出現哭泣、叫痛等,張博士就與小女孩一起安慰公仔,在遊戲的象徵意義下,公仔得到天使這個象徵外力協助的幫忙,順利完成手術。進行幾節遊戲治療後,她母親表示小女孩沒有再發噩夢。

張博士亦提到同行,用沙畫遊戲幫助海外受災後影響的小朋友,小朋友透過堆沙時會將當時災難過程改寫,從象徵的角度將在現實中未能即時重建的又或被活埋的,在遊戲中小朋友幫助這些罹難者蓋上被子,帶出安慰。張博士說:「這個遊戲中,讓求助者重拾一份能力感並為死者做一點事,小朋友可以紓緩情緒及減輕無助感。」

解開記憶封印

另外,有些事件發生年代久遠,令受創傷的兒童,出現自我保護機制,不想再憶起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以為忘記了,所以長大了仍不知道需要處理這些問題。曾有求助者是位大學生,飽受讀書壓力,引發驚恐,害怕見人和上街,沮喪亦令他出現自殘行為。張博士透過解夢和傾談,知道他內心有一件在童年時很嬲怒和有殺傷力的事情,這童年陰影化為夢中斬殺他人的惡魔,張博士輔以沙畫遊戲,透過潛意識窺探這股具殘害性的力量是從家庭而來。原來案主唸小學時,父母經常吵架,有時甚至打罵子女,對小朋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危機,所以會出現驚恐和嬲怒,同時覺得自己有錯,這些畫面不斷重複出現,對他來說十分深刻但同時又想逃避。

案主從小經歷的,輾轉發展成現況,由於事件久遠,治療時間亦相應較長,才能發掘出潛藏已久的原因。最後個案用了兩年時間才能解決這個由小學到大學相隔差不多20年的創傷後遺症,經過治療案主沒有再自我傷害,可以過正常生活,並且從大學畢業。(註:個案詳情都經修改以保障私隱)

部份童年創傷後遺症病徵
1. 逃避、麻木、缺乏行動力、不想上學
2. 侵襲性思想:發噩夢、記憶回閃
3. 焦慮及情緒回溯:抑鬱、自殺、成癮、咬手指、尿牀
(亦有其他特徵因人而異)

相關文章:

心理輔導系列 心理引發生理疾病 創傷後遺症患者爆發嚴重濕疹
心理輔導系列 創傷後遺症三大徵狀 逃避麻木 腦海回閃 抑鬱焦慮

匡仁心理輔導
香港大學精神科學系
榮譽助理教授張穎思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