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成癮問題普遍,用靜觀打破上癮悶局

找出上癮問題成因

香港問題賭徒超過20萬,經常喝酒的超過50萬,煙民達60萬,以上數字還未加上各其他類型的上癮/成癮問題,因此,這現象可以被形容為非常普遍。本文從心理輔導的角度總覽問題的根源,並希望透過靜觀(mindfulness)幫助徵狀輕微的人士處理各類的「上癮」。

親子依附理論 (attachment) 被經常用來解釋上癮/成癮現像,若一個人成長有安全感,則他較易長大後較健康並具抗逆力。安全感是需要建立於穩定持續的關心,若果家長不能給予,我們成長時或會失調而不懂處理壓力及焦慮。

因發展過程中親人提供不到適當的調節力, 我們便會希望由其他的途徑得到安慰, 例如靠香煙丶賭博或酒精中得到一種虛假的安全。 心理輔導師王玉梅指出,差不多所有與成癮有關的客人都是因為在親子依附上曾有創傷,有個案一個大約三十歲的女性, 她因為深深的空虛,導致有強迫性的想法要認識男士,與她深入討論後發覺其實她的創傷不單止從父母,亦源自祖父母輩,有一種跨世代的裂痕。

不會上癮?不要誤信心癮的謊言!

靜觀培訓師莫浣雯說無論是吸煙,賭博還是性上癮,當仔細察看問題時,都有習慣性的循環。例如一個煙民可能認為吸煙能紓緩緊張情緒,然後他抽煙並感覺放鬆,這種感覺記錄在記憶中,増強化了吸煙的欲望,每當他感到無聊,有壓力或空閒時,大腦就會提醒 「是時候抽煙放鬆了」 ,雖然他也知道吸煙對身體不好,但上癮行為已變成習慣,其實只是擺脫不愉快的一種方式。

很多時不快是來自自己的主觀想法,我們並未有客觀和真實地體驗生活,只是快快地假設經歷是不愉快的,想要擺脫,然後轉移視線到上癮的行為上。短期內我們大腦可能會釋放多巴胺,感覺興奮,然而長遠來看,上癮行為對我們有極大傷害。

常常保持持平的心!

很多治療師用靜觀練習來幫有情緒困擾的人士,培養我們不偏不倚地清楚看到自身的經歷,通過不偏不倚地觀察我們的思想丶身體感受和行動傾向,我們便不需立即陷入成癮行為,可以開始擺脫習慣的循環。

例如,當你有吸煙欲望時,不要立即行動,你可以好奇地覺察一下這種渴望中的身體感覺 – 可能自己會心跳加快,肌肉變得緊張,坐立不安等。細意留心感覺的升起丶停留丶變化和消逝。我們可慢慢留心到上癮的念頭和感覺其實是短暫的,所以不需試圖讓它們盡快消失。

多一次上癮行為便會增強心癮的威力,打破循環,我們可以靜心觀察癮起和癮滅。為了處理上癮的問題,我們需要學會注意它的存在,用好奇心觀察癮起和癮滅的本質,學會接受我們的身體感覺並意識到惡性循環,讓我們常常保持持平和心

靜觀治療對起癮時的處理

1. 起癮時先停一停,找一個地方獨處
2. 緩慢的深呼吸數次
3. 慢慢察覺身體甚麼地方不適,例如有否心跳快或口腔淡淡的
4. 若有雜念亦不用抗拒
5. 不加批判的察覺自己身體的感覺
6. 隨着自己的呼吸可能感受到上癮的念頭慢慢減少
7. 可想像自己吸入正能量,並且吸出不適(較深的「癮」,最好找靜觀培訓師幫助)

相關文章:
上癮問題:怎樣才算是問題賭徒 ? 不正常心理 自覺煩亂 長期賭博
戒煙七次失敗,心理輔導幫不到我?

匡仁心理輔導
莫浣雯
靜觀培訓師
心理輔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