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以發呆學習控制情緒,舒緩生活壓力

靜觀導師分享改善情緒新辦法

經常在新聞中都聽到有關情緒失控的報導,失控者輕則焦慮、暴躁又或失眠;嚴重的更有可能對自己或身邊的人作出傷害。在香港,現時有一種流行的靜觀練習,對控制情緒有非常大的幫助。今期專訪致力為香港職場人士身心健康而努力的資深心理輔導師 Katy Mok,她亦是受過專業訓練的靜觀導師,以下文章由她以第一身親述:

最近在南韓舉辦了一個發呆比賽,受到廣大歡迎和傳媒廣泛報導,而香港也會在三月份進行相同的比賽!在首爾舉行的2017年國際發呆比賽。發呆潮流令我想起最近我在教授一個有關EQ(Emotional Quotient,情緒商數)訓練的工作坊時,超過一半的參加者都有問到同一個問題:「我應如何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當中很多人每天都承受著龐大的壓力,例如擔心自己工作表現的評核不好、認為同事和上司不理解自己的難處,或是被安排的工作量過多等等。

了解壓力來源

這些壓力來源的背後都有著一個共通點—它們不是完全受我們自己所控制的。也可以說,我們的情緒很多時候會被這些外在因素控制著,從而影響到工作表現。若然選擇刻意去壓制這種感受,卻總有一天會感到麻木和失去對工作的熱誠。因此,每當我被問到「如何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問題,我都會對發問者說:「為自己背負重荷的心靈騰出一點空間吧,這就是建立良好EQ的基石。」

善用靜觀練習

相信發呆是源自靜觀練習(Mindfulness)。靜觀是一種可以用於減壓、舒緩抑鬱和焦慮症狀、提升專注力,以及有其他多種身心益處的練習。當你練習靜觀時,你的精神會高度集中,能夠從固有的思考模式和負面情緒中抽離出來,避免「當局者迷」的情況。這樣你除了可以更客觀、冷靜和有餘暇地作出思考與判斷外,還能夠達到更平和及心胸寬敞的狀態。

既然靜觀練習有那麼多好處,那我們應該怎樣去學習呢?最簡單的方法,是嘗試練習「腹式呼吸法」,即是以收縮橫膈膜來把空氣吸進肺部,吸氣時腹部會隆起,每次吸入和呼出的空氣量較多,是一種效率較高的呼吸方法。在呼吸的過程中,若留意到自己的思緒在各種煩惱和生活瑣事之間盤旋時,嘗試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控制呼吸上,不用勉強或感到有壓力,只需自然地輕輕將思緒引導回到呼吸之中。只要持續練習,你就能更加集中精神,活在當下。

以靜觀方式開始一天的生活

你可以在早上起床後花10至15分鐘,集中來練習呼吸或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或是把會干擾到你的東西(如手機)放在一旁,專注地吃一頓早餐。此外,你也可以試試在早上沖一個熱水浴,仔細感受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受到的一切感覺,看看效果如何。在工作中也可做簡單靜觀練習。當你回到公司後,思緒可能就會變得忙碌起來,或是需要同時處理多項工作。這個時候如果做一個簡單的練習,可有助集中精神和更游刃有餘地處理壓力問題:

・花幾分鐘時間什麼都不做,只是單純坐下和呼吸。
・緩慢地走一小段路,過程中細心感受一下腳踩在地上時的感覺。

在工作過程中加上對自己的反思,當你在工作中遇到某些事情的時候,例如有同事對你作出批評,會有怎樣的反應?其實,我們很多時候對事情的即時反應,是由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情緒狀態、語言和行為所構成的,可說是用「自動波」來解決問題。然而,這種處理方法的結果可能未如理想。

若你曾為自己不妥當的反應感到苦惱,可花幾分鐘單純呼吸,在事件過後嘗試思考以下的問題,清晰思路穩定情緒:

・我在遭遇事件的當下,有什麼感受?
・我對該次事件的想法會如何對我在工作上構成影響呢?
・我現在身體有沒有什麼感到不舒服的地方?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能夠在生活中多嘗試活用靜觀練習!

在首爾舉行的2017年國際發呆比賽 (照片來源:八日週間FB專頁)

有關 Katy Mok:

Katy 是香港專業輔導協會的認證心理輔導專員,也是資深的個人導師和企業培訓師。 她曾為香港各大心理輔導和社會福利機構提供心理治療的服務。她採用具備科研實證的心理治療,對於處理情緒病如抑鬱症、焦慮症和躁鬱症、失眠、進食失調、病態賭博、以及感情、婚姻或人際關係等問題擁有豐富的經驗。

近年,Katy致力在企業和大眾推廣靜觀心理學和正向心理學,讓更多人可享受身心健康的生活。她答允在時間許可下,會為我們這個專欄多寫文章。

以下是她最近舉辦的靜觀心理學課程
八週靜觀認知治療課程

相關文章:

香港人全球最長命 老人抑鬱不容忽視
心理輔導系列 躁鬱症情緒過山車 家人同行回復正軌

匡仁心理輔導
莫浣雯
心理輔導師

原文刊載於 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