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家庭輔導個案:升班引致焦慮及壓力,家長應如何面對?

家庭輔導關鍵在調節心理和期望

新學期的來臨,為家長和學生帶來緊張 焦慮 還是期待?這視乎他們在新階段的心理調節和期望。我在遊戲治療的求助個案中,發現問題通常發生在某幾個階段或歲數,可見升學為他們帶來相當的心理挑戰。以下我會主要從家長的角度分析情況。

小學階段 重關注與讚賞

小學的學習環境和要求比幼稚園嚴謹,學生更多時間需要專心安坐,得到老師個別照顧的時間減少。老師和學生對彼此的第一印象同樣重要,所以在開學的首星期,家長應儘量關注子女,並且讚賞子女能夠達到老師的要求。家長也可詢問子女有關上課和同學的情況,以了解子女有否結識到好朋友。很多時孩童都會害羞,家長最好接送孩子上學,與同班別或同校車的其他家長混熟,參與生日會或其他小型聚會,讓自己和子女多接觸同學和家長,這種「家長外交」會幫助子女適應社交。

八至十歲左右是一般被確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歲數。香港小三有全港性評核試,當孩童進入被評核的階段,面對很多練習和達標的要求,學習頓成達標的途徑,不再是成長的養分,甚至為他們帶來焦慮和壓力。這時他們可能失去學習興趣而不能專心,容易被認為是患上過度活躍及缺乏專注力病。由於學習要求比以往提高,不專心及能力弱的學生較容易受影響,令病徵明顯,會被老師發現並轉告家長。即使情況正常的學童,在普遍學習要求提升的緊張氣氛下,家長更需要明白子女的強弱處,並自行調節對成績的期望,不加重子女的壓力。這階段的孩童需要找到學習興趣所在,適度的挑戰和自主學習能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作為家長,最重要是不比較,不轉嫁壓力及焦慮。

中學階段 要鍛鍊子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子女成為初中生,進入青少年階段,家長在子女學校生活中的角色和了解程度都比小學階段減少。學生的自立要求大大提升,例如自行坐車往返學校、自行執拾書包、購買教科書和用品。家長也許仍於中一階段協助,但升班後就應放手,以免子女被同學嘲笑長不大。家長要鍛鍊子女自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在幕後觀察和提供意見。這個過程由中一至中三,一直進發至中四、中五。

升高中的學生在選課時,大多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去判斷和選擇,家長的角色變成傾談的朋友和給予意見的顧問。選科牽涉個人興趣、能力,影響將來升學選擇和職業方向。家長在讓子女自行決定的同時,也可提出自己的見解或經驗分享,以支持子女更認識和接納自己。家長也可按子女的選科取向,介紹他們認識相關行業的朋友,讓他們直接交流。要謹記,家長不是要子女替自己完成未完成的職業願望。畢竟在我們這代被認為是高薪酬、收入穩定的行業,在子女畢業後,景況未必盡同。家長應儘量鼓勵子女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科。

建立的社交生活

「家長外交」已不適用,子女喜歡自行選擇朋友。朋輩影響力遠比家長影響力大。家長應保持「朋友」的角色,幫助子女分擔學校生活中的問題,讓子女願意主動分享,或家人從旁關心才會注意到的情況,例如戀愛問題、同學欺凌及升學焦慮等。

相關文章:
心理輔導系列 腦退化照顧者親述 至愛患病疲於奔命
心理輔導系列 躁鬱症情緒過山車 家人同行回復正軌​​​​​​​

匡仁心理輔導

張穎思博士
哲學博士(精神醫學)
香港註冊心理學家
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榮譽助理教授

原文刊載於 250信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