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上抑鬱的比例較男性高,尤其身兼兩職要照顧家人和工作的女性。若再加上在家庭中地位低微,經常被忽視和失去自主權,很容易便會陷入情緒的困境。
壓力
壓力和身心健康是相輔相成的,感到壓力情況十分常見。壓力的來源可能是要在最後限期前趕緊完成工作、處理艱難的任務、面對複雜的人事關係等,當長時間在高壓力環境工作,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和情緒健康將造成損害。有時候我們無法避免遇到的種種困難挑戰,透過輔導,可以幫助我們乘風破浪。
相信父母和處於青春期階段的孩子相處時,都有不少的壓力和焦慮。不懂如何處理親子關係和管教子女。因此父母應透過親子溝通從而了解孩子並助其渡過青春期。
新學期的來臨,為家長和學生帶來緊張,焦慮還是期待?這視乎他們在新階段的心理調節和期望。而家庭輔導便能幫助家長和學生抒緩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和改善親子關係。
在職媽媽要兼顧工作的同時,還要照顧孩子成長的所需,固中難處非筆墨所能形容。就算能夠幸運地有外傭或長輩代為照顧,當面對育兒方法與理念不同時,可能亦會導致不快。
在香港人,許多人每天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我們可能會對此感到焦慮和抑鬱,對生活失去希望。 因此,我們需要心理輔導來解決這些問題。
在職媽媽照顧年幼子女已經不容易,當子女踏入青春期時,更加不能稍作喘息,因為等待他們的,還有極具挑戰的青少年反叛期。在這個時期,在職媽媽所承受的壓力一點也不少。
焦慮的人會不自控地對 一些事情擔憂,擔憂程度更會超出正常比例,就算簡單的事情也會感到焦慮,如會否遲到丶有否做漏甚麼等!大家身邊或許也有幾位類似的朋友吧!
面對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家庭輔導能帶來幫助嗎?當發現小朋友有特殊教育需要時,母親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壓力,強烈的失落丶迷惘與及傷痛很多時便充斥著母親的心靈。
結婚是人生大事,新郎及新娘於籌備婚禮時的壓力可以非常大,容易引發焦慮的情緒。於踏入人生另一階段前,婚前輔導可以幫助準新人增進彼此的了解,並緩解婚前的壓力。
經常在新聞中都聽到有關因為生活壓力導致情緒失控的報導,心理輔導師建議可透過靜觀練習或發呆,達致減壓、舒緩抑鬱和焦慮症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