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7 月 2019 躁鬱症患者情緒如過山車,家人同行有助回復正軌 躁鬱症主要病因多是先天性或家族遺傳,部分誘因可能來自生活上遇到的挫折和壓力。此症家人不易察覺,親友照顧者要有適當的認識才能分辨抑鬱症及躁鬱症。
01 7 月 2019 親友有精神或情緒問題但拒絕求醫?六大錦囊應對患者,聆聽最重要 超過一半抑鬱症患者沒有尋求任何精神健康服務如家庭輔導師的協助。當你身邊的人受到情緒困擾,作為照顧者,是需要建立方法和渠道,協助他們康復。
01 7 月 2019 子女疑患抑鬱症卻無從入手?心理專家:先學做私家偵探 社會的要求愈來愈高,家長和學校都不免「催谷」孩子追趕大隊步伐,孩子在父母權威主義下,活在壓力中,容易產生抑鬱情緒,如果孩子情緒或行為持續出現異常,家長就要留意。
01 7 月 2019 思覺失調患者拒絕求診,可透過教練服務助其家人應對患者 香港思覺失調患者超過4萬人。思覺失調早期的徵狀,可能會出現妄想或幻覺,作為患者最親密的接觸者,家人極有可能較其他人早發現其病徵,同時亦承受極大困擾和壓力。
17 6 月 2019 沮喪丶煩惱丶無助?心理輔導師助你從情緒困擾中挑戰機遇 輔導是幫我們清理情緒堵塞的一個渠道。其實當下無論有無情緒困擾,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不時找心理輔導師替情緒 「把平安脈」,處理自己與家人的情緒問題,改善心理健康。
28 2 月 2019 遊戲治療處理情緒及行為困擾,並鼓勵自我成長 兒童不善於用言語表達他們的情緒問題,當遇到情緒困擾時家長都不明白及難於理解,在詢問的時候小朋友可能只會哭,令家長們手足無措,更令親子關係惡化。
20 2 月 2019 怎樣才算是病態賭徒 ? 賭博問題持續卻不能自救? 在本港,因為賭博而欠下巨款,連累家人要變賣資產還債的新聞時有出現,若賭博問題發展到這些地步, 妻離子散,要生要死,病態賭徒必須馬上尋求專業心理輔導。
21 12 月 2018 在職女性情緒困擾:親人離逝,抑鬱一觸即發 女性患上抑鬱的比例較男性高,尤其身兼兩職要照顧家人和工作的女性。若再加上在家庭中地位低微,經常被忽視和失去自主權,很容易便會陷入情緒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