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身體和心理的互動關係

身體與心理

身體是理性和心靈的盛載容器,能表達心理情緒的需要,展現理性和心智行動;又會影響理性與心靈運作的暢順。除言語外,面部表情、身體的情緒反應也能直接呈現心理。

心理影響身體生理

醫學觀點認為心理壓力會抑制免疫功能,增加感染癌症的易感性(Susceptibility)。在臨床心理診斷中有一種疾病叫心身症(Psychosomatic Disorder),是涉及身體出現症狀的心理疾病,身體症狀如疼痛、心跳快速, 缺乏生理上的醫學解釋。如已進行相關的身體檢查,撇除生理疾病後仍持續疼痛,就需要轉介心理學家跟進。

我常接見這類患者,從心理角度研究他的心靈,透過了解其身體不同部位的痛楚,探索心結所在。從我的臨床經驗發現,當患者的理性和心裏的感性產生衝突,其理性凌駕感性,患者的內在渴求和感受就會被否定及埋藏。若這個心理需要和感受愈來愈強大,又持續被理性限制表達,很多時就會轉移由身體疼痛表達心結或潛藏的心理需要。

例如肩頸痛與責任肩負過於龐大有關;肚痛多數與表現焦慮(Performance Anxiety)有關。這裏我用簡單的生活例子作解釋,詳細的心理分析需要了解痛楚的具體情況,例如如何「陰陰痛」?何處痛?痛的頻率、變化;是肌肉痛、骨膜痛還是神經痛。另外我也會運用夢的分析(Dream Analysis) 將潛意識的心理需要透過夢境翻譯出來。當理性和感性能夠互相理解、接納和支持,人就自然會身體力行, 有持續的滿足感。

生理影響心理

過去十年眾多的研究顯示,持續固定的帶氧運動有效提升和改善情緒狀況,在我所幫助的抑鬱症病人中,靠此方法明顯有效改善情緒。

身體與心理的連結

當我們身體上收腹挺胸,昂然踏步,我們心裏的信心就會自然提升。例如多個宗教都有禁食祈禱, 禁食靜修,也是由身體開始,透過經歷限制/禁止食慾,讓身體帶人的專注更投入於連接上天,或達到自我超越 (Transcendence)。

總結

我們以往普遍過於忽略照顧身體,就讓我們明白心靈對身體帶來的影響,使身體和心靈好好配合,互相滋潤。這樣,我們心裏所想的,就較能夠身體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