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感激Alice表現出的耐心、優雅和同理心。她的輔導讓我感到更強壯、更有力量和更輕鬆。在我悲傷和失落的道路上,我沒有比她更好的輔導員來陪伴和鼓舞我了。
創傷治療
創傷治療有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非突發性但持久的,例如一個人小時候被父母疏忽照顧,經常長時間被獨留在家,產生孤獨丶無助丶恐懼等的感覺,這一類需要核心性的心理治療 (core issue therapy)。第二類是突發性的,例如受到性侵犯丶火災丶交通事故丶目擊自殺等。這一類很多時都被形容為創傷後遺症(PTSD)。事實上亦有個案是介乎以上兩類中間的,例如長時間受到同一人非禮。
一個先天濕疹患者睡眠質素差、情緒起伏大、壓力大,都會加劇濕疹問題。某次持續失眠到自覺影響日常生活,濕疹又反反覆覆,有點痛苦和迷失。而心理輔導令串者重獲自信。
年輕時,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很多壓力和問題都不懂得怎麼去解決, 因為欠缺人生歷練及經驗, 但這都是人之常情。有創傷後遺症的青年人更是對生活感到迷惘。
造成創傷後遺症 (PTSD) 的原因很多,牽涉的範圍亦十分廣泛,匡仁心理輔導師會運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針對不同個案。
社會經歷重大事件後,民眾出現不安、焦慮等情緒,甚至會患上創傷後遺症。針對創傷後遺症的治療方法有很多,近年在美國興起的眼動減敏治療是其中一項較有效的治療方法。
許多傳統思想,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重男輕女此等性別不公的想法,對子女造成不可磨滅的長期慢性傷害,直接影響着成長和建立個人自我價值。
其中一個個案,一名男子兒時長期被父親呵責而把情緒抑壓,長大後對任何事都變得麻木,直至他身體出現警號來見心理輔導師,始知是孩童時受「打壓教育」帶來的創傷後遺症。
創傷後遺症(PTSD)可分為短、中、長期三種情況。有些是在一段期間不斷重複地受到創傷,也有些事情相隔久遠,在平白無故的情況下勾起,出現創傷後遺症。
有兩個創傷後遺症患者都因為父母的關係,兒時累積創傷,到長大後身體出現了問題,經多番求醫都未能解決,最後從心理入手才將症狀逐步減輕。
社會上較少資源研究和討論屬於老人的創傷後遺症,老人家長年累月受創的心靈,要以聆聽關愛作修補。要先處理長者的不開心、再處理他們因創傷引致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