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的服務最新文章
身體和心理的互動關係
【你後悔移民嗎?】調查近半數港人移民英國有抑鬱或焦慮症狀,人在異鄉應如何解決情緒問題?
【認識 SEN】父母應如何照顧有特殊教學需要的子女?
【校園欺凌不容忽視】從《黑暗榮耀》看校園欺凌對孩子將來的影響
【積極面對多重壓力】SoChing 歸隊!男友 Mo 支持繼續追夢!經歷困難壓力,如何振作面對群眾?
【離婚對孩子的傷害】父母離婚及在鎂光燈下成長,Prince Harry 面對著哪些心理問題?
不開藥的心理醫生(負面情緒篇)
不開藥的心理醫生(負面行為篇)
我有唔妥,要搵心理醫生!
家庭和諧與財務安排
情緒困擾


學生輕生危機防治
由於兒童及青少年絕大部份不會主動在情緒支援上尋求幫助。所以我們作為大人更加需要鍛鍊我們的敏銳度。讓我們識時介入,而平時就更加需要多關心和溝通。


婚前輔導的重要:避免成為最親密的陌生人
從事婚前輔導與婚姻輔導輔導等工作十多年,在工作中提倡對自己及他人『愛與關懷』的初心從未動搖,眼見客人成功畢業後與他人及自己都有更親密的關係,固然為他們高興! 但在輔導初期,往往見到客人們被負面情緒,不安焦慮等籠罩着,更甚是若雙方關係已亮起紅燈的伴侶一同到來的話,他們往往像一對「最親密的陌生人」


移民後與期望有落差,從新適應感心理壓力!
心理學上在移動人口有不少調查,當中無需細分是否大陸人在港,因港人移居海外亦然,得出結論是壓力不少。以本港為例,香港作為世界級商業城市,生活節奏急促,『行步路,唞啖氣』都要快過人,專才來港若從事金融業,更要將1秒細分3份,以1/3秒作為單位速度才跟得上高效業績要求。


【學童自殺慘劇】關注子女壓力,及早發現免生悲劇
近日新聞報導多宗有關學童自殺的慘劇,令學童壓力問題再度引起關注。其實至 2021 年起,學童自殺有明顯上升的趨勢,根據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數字顯示,香港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上升至歷史新高的 1.7,當中以 15 歲以下男性增幅最高。


我能夠選擇命運,面對創傷
過去不快旳經驗,使我們有創傷後遺症,很多時的確會窒礙我們發展。心理治療能幫助我們衝破命運枷鎖,迎來新的經歷,更能夠發展出新的自我。


認知行為治療處理陳年創傷
如創傷後遺症的人願意踏出第一步,接受心理治療,可能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經心理治療後會改變其思想及行為,核心信念也改變了,人也會變得更開心。


抗疫日常:透過心理輔導處理疫情中積壓的負面情緒
當壓力造成身體負面的影響時,可以尋求專業人士協助,藉此緩解壓力造成的身心不適,幫助穩定情緒、改善睡眠品質,透過心理輔導也能學習更多調適壓力的方法。


心理輔導助腦部重新處理因意外或受驚嚇而引致的創傷
社會經歷重大事件後,民眾出現不安、焦慮等情緒,甚至會患上創傷後遺症。針對創傷後遺症的治療方法有很多,近年在美國興起的眼動減敏治療是其中一項較有效的治療方法。


創傷後遺症很平常,心理輔導可循序處理,重建自由快樂
造成創傷後遺症 (PTSD) 的原因很多,牽涉的範圍亦十分廣泛,匡仁心理輔導師會運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針對不同個案。


家人重男輕女,兒時被忽略,慢性創傷影響自我價值
許多傳統思想,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重男輕女此等性別不公的想法,對子女造成不可磨滅的長期慢性傷害,直接影響着成長和建立個人自我價值。


童年陰影導致創傷後遺症,每晚OT定時頭暈,苦不堪言
其中一個個案,一名男子兒時長期被父親呵責而把情緒抑壓,長大後對任何事都變得麻木,直至他身體出現警號來見心理輔導師,始知是孩童時受「打壓教育」帶來的創傷後遺症。


兒童創傷後遺症會或引致逃避、發噩夢、記憶回閃、咬手指、尿牀
創傷後遺症(PTSD)可分為短、中、長期三種情況。有些是在一段期間不斷重複地受到創傷,也有些事情相隔久遠,在平白無故的情況下勾起,出現創傷後遺症。